不知不觉进入游泳池行业20多年了,越来越感觉到“泳池”行业与“游泳”运动之间的关联是如此休戚与共。
作为一个“行业”,“泳池行业”只能算是一个不大的“专业细分领域”,而作为从业人员,我们“泳池人”的群体数量也不大、不到人口的万分之一,但亲自见证了“游泳”这项运动的不同维度,深感作为一个“泳池人”,我们承担的职业责任,是如此重大。
因此,面对越来越被重视的游泳运动,中小学与大学校园在大力推广——甚至当“游泳”已经成为“必修课”,我希望能够抛砖引玉、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,作为“泳池人”的职业责任——社会责任,同时也提醒所有“泳者”,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及预防。
泳池人
“泳池人”可分为泳池设计人、泳池装备人、泳池安装人、泳池维护人,而我们这四类“泳池人”,如何通过对自身职业责任的认识,更好地规避“泳者”面临的潜在风险?
“泳者”
“泳者”的定义,并不仅仅针对职业游泳运动员,只要是经常游泳,就有可能面临潜在的风险;因此,无论是对于“游泳”相关的从业人员——专业游泳运动员、游泳教练、水质维护人员、救生员来说,还是对于游泳爱好者、婴幼儿等“普通泳者”而言,在享受“游泳运动”益处的同时,也要注意自己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隐患与健康风险及预防。
安全隐患
通常源于三个方面:“吸附截留”安全隐患、用电安全隐患、以及泳池周边的配套设施的安全隐患。
从多年来公开报道的泳池死亡事故来看,“吸附截留”的“溺水”安全事故最多,其次是触电事故;而要避免类似安全事故,第一道防线的“安全卫生”首先是“泳池设计人”,其次是“泳池安装人”,再次是“泳池装备人”以及“泳池维护人”。限于篇幅,不在此展开讨论,但身为“泳池人”,我们一定要深知,任何一个工作疏忽都可能成为间接“凶手”。
为避免留下终生遗憾,我们一定要尊重自己的职业,用知识和经验武装自己,用职业与敬业成全自己,善待他人。
“泳池设计人”
首先,作为“泳池设计人”,一定要重视“水动力”设计,一定要明白泳池水质的保障基础源于水动力设计,而不是依靠“消毒”。虽然“消毒”是保持水质的不可或缺的手段,但也会带来副作用,给泳者带来健康风险,因此好的泳池水质设计,一定是以科学合理的循环过滤为基础、遵循“细菌传播是一种生物学现象,解决细菌的方法,最好是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,而不在大量细菌繁殖后再用药物去杀死它。”同时“泳池设计人” 一定要牢记:“水质设计”是包括了泳池水面以上的空气质量设计的。
我相信,中国泳者可以拥有世界上最好的“游泳环境”!一个优秀的泳池机电设计,既要满足国标要求、又要超越国标要求——这不是依赖更高的投资,而是依赖更好的系统设计!
“泳池装备人”
其次,“泳池装备人”,往往不是一个“个体”,而是一个“团体”或者“法人”,它是“泳池”行业的“脊梁”。但实际上目前对于“泳池装备”行业的标准与监管并没有形成完整体系,大部分“泳池装备人”并不是泳池承建的主体,加上“低价中标”造成的恶果等等多种原因,导致市场产品参差不齐、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因此需要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“泳池装备人”共同努力,重视研发投入、重视技术进步、重视制造过程的品质控制与出厂检验;我相信,随着过去20
年中国制造与国外技术的融合,中国可以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“泳池装备”;只有“装备”能跟上,才能让“设计”更有价值。
“泳池安装人”
第三,“泳池安装人”是“泳池工程”的最后一道防线,既要熟悉规范、“按图施工”,又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,具备独立思考能力,甚至发现原设计“错误或遗漏”;往往一个管道变径的小失误,可能就会达不到所需的反冲洗流速,从而让过滤效果瞬间大打折扣,就像一条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,却因为200米的修路,瞬间变成了缓慢行驶的两车道。因此,一个合格的“泳池安装人”一定要接受系统的培训,一定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;同时也需要良好的监督与验收机制,确保最后一道防线的坚不可摧。
“泳池维护人”
最后,“泳池维护人”是与“泳者”最直接、最多联结的人,既要确保“泳池装备”的良好运行,又要将“泳者”的健康风险降到最低。
健康风险
“泳者”的健康风险源于两个部分,一是源于水、二是源于空气,特别是水面以上30cm以内的空气。
大家对于水质,已经有所了解——水中的浊度、游离余氯、PH值、细菌含量、尿素含量等,都会直接影响游泳体验;不合格的水质可能导致皮肤过敏、眼睛发红等症状。优秀的“泳池维护人”在水质出现问题时,首先要考虑的是水动力与水循环情况,如:反冲洗是否充分?循环流量(或循环时间)是否足够?通过“循环过滤”提升水质,而不是依靠加大投氯、加大臭氧投加,甚至为了让水变蓝,直接投加“硫酸铜”类物质——各种消毒的化学物质,大大增加了泳者的健康风险,同时也治标不治本。
“水”的风险相对可控,但“空气”的风险往往会被忽视。恰恰是空气质量的风险,成为“泳者”最大的健康风险源。
2018年的新国际明确规定了水面以上空气质量的指标,一是水面以上20cm的臭氧浓度不能高于0.2ppm,二是水面以上30cm的三氯化氮(一种三氯胺的指标)的浓度不能超过0.5ppm。这两个指标的超标会不可逆地伤害“泳者”呼吸系统。由于种种原因,目前对这两项指标并没有严格监管,那作为“泳池维护人”,我们如何为“泳者”搭建一个安全屏障?那就是使用手持式设备,定期进行检测,如果确实存在两项指标的长期超标,就应该向泳池经营者反馈,通过延长循环时间、清洗或更换滤料、改善反冲冼流速等办法,减少臭氧投加、减少氯剂的投放、室内增加通风与排风……从而保护“泳者”健康。
戴思乐人,我们一起努力;
中国“泳池人”,我们一起加油。